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停课不停学,院系在行动----土木建筑学院、文法学院、经济学院纪实

发布时间:2020-03-0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土木建筑学院--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2020年新春,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2019-2020-2学期的工作计划,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期线上教学建设与实施办法》通知要求,学院成立了以薛茹院长、许洪春书记为组长的教学准备工作小组,发布了《土木建筑学院关于做好2019-2020-2学期开学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积极组织全院老师积极参加教学平台系统培训,开展理论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工作。通过全院老师的共同努力,全院所有理论课程均在224号之前完成了要求的线上建设任务,教研室共推荐出14门课程参评土木建筑学院优质线上课程评选。

正式开课以来,老师们认真探索,科学合理的运用超星、中国慕课、钉钉、QQ、微信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学院班子成员、教学督导专家和教研室主任下沉到每一门课程中,坚持每日召开督导网络工作会议,将督导中发现的好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学院教学办每日形成一份“线上教学总结报告”,及时分享给每一位任课教师。经过一周的努力,学院线上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和授课效果持续提升。目前,有些课程教学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张明老师的《水力学》课程,学生评价意犹未尽、余音绕梁、verygood;许洪春老师专门制定了疫情防控为主题的课程简介视频和详细的学习任务单,线上课堂气氛好,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此外,学院教学办在完成小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教研项目申报、学生重修补休课程、建课周报表和线上教学状态日报表等工作外,还先后编制发布了《土木建筑学院学生学习通电脑版和手机版操作指南》、《土木建筑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安排细则》、《超星学习通系统和钉钉群的学生点名操作示例》等资料,全力服务全院师生的线上教学。

学院老师表示,通过线上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不仅全面落实了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方针,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快速提升,大家会继续创新教学方式,真正把线上课堂落到实处,一定要让学生在这个特殊的学期里学有所获。

 

文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从优教优学开始

基于防止疫情蔓延考虑,学校安排全面实施在线上课。经过一周的在线课程教学,教研室三位督导对本教研室每门课程上课的学生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结果满意度达到95%以上。之所以网上授课能赢得学生如此高的赞誉,教研室认为有四个方面值得总结:

领导率先垂范

本学期民商法教研室课程工作量十分饱满,几乎每位教师都要上课。邢院长承担2018级法学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的授课任务,杜院长承担2018级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的授课任务。教学任务下达后,两位院领导率先垂范,在安排布置好学院在线教学整体工作的同时,自己也进入备课状态:网络建课、摸索各种直播软件……领导示范作用,让本教研室各位老师备受鼓舞,表示全身心投入,确保在线教学质量,让学生满意。

提前精心准备

为保证在线教学质量,依据学院安排,开课前半个月,教研室组织8名专任教师和3名外聘教师召开网络会议,提出了优化教学的具体要求:一是全员进入备课状态,提前做好上课准备;二是教学内容不减少,课程体系确保完整;三是课程辅导不能缺少,重点难点当堂解决;四是教辅材料全部上传,包括电子版教材、教案、课件、案例分析等;五是学习要求不能降低,思考题、作业题提前安排。

授课方式多元

遵照学生满意、渠道畅通的目标,各位教师采取了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基本做到录课和直播相结合、课程与平台相结合。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老师们在钉钉、超星尔雅、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授课平台中至少选择两个以上使用。这一灵活的授课方式,不仅保证了上课的正常化,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到课率始终保持100%

打造一流课程

线上课程的全面实施,为打造一流课程奠定了基础。一是全新的授课方式让老师和学生提前适应,在适应中寻找与课堂教学效果存在的差距,为今后优化教学方式做了提前准备;二是线上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同样是一种创新学习,如何及时收集学生们的意见,将是我们开学后首先要做的工作;三是打造线上线下金课一直是学校的标准化要求,通过本次全面推行线上教学,教研室将有计划的选择本次线上教学效果好的课程进行重点培育,将更多的专业课程打造成校级、省级一流课程。

                                               

 

 

 

文法学院文学教研室--“疫”起读书  “课”不容缓

庚子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社会的平静与祥和。224号是学校原定开学的时间,但处于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开学周的课堂注定普通而不平凡。文法学院文学教研室在荆云波教授带领下,坚守线上课堂“云端教学”, 用实际行动践行教师职责,确保停课不停学。

一、提前谋划,制定教学预案

疫情爆发以后,教育部向全国广大师生发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倡议,让每一位教师工作者自觉地扛起教育教学中继续与疫情抗争的应有职责。学校在元月底就发出《关于公布2019-2020学年寒假线上学期实施方案和做好第二学期开学教学预案的通知》,提前做好教学预案。文法学院迅速制定《文法学院2019-2020学年第2学期春季开学工作》各项安排。文学教研室积极响应各级文件要求和精神,如实向学校通报活动信息,并通过微信、语音和QQ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疫情知识。同时,在专业负责人荆云波老师和教学团队负责人张艳蕊、王颖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坚持线上集体备课制度,根据2019-2020学年上学期各项教学工作安排,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及形式,为应对线上教学的要求,提前下载或升级学习通”“钉钉”“QQ”“微信等各项软件,新教师积极探索方法,老教师克服技术难关,坚持团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并结合当下社会实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增加备课内容,将生命教育”“人文教育融入到团队备课理念。科学谋划线上课程,一个月前做好开课两周预案,一周前完成线上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为首周课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liangzhou通知7

二、团队协作,骨干教师身先垂范

面对授课形式的新变化,专业负责人荆云波老师全程指导网上课程,课前鼓舞士气,课后总结反馈。一方面,教研室成员提前熟悉并掌握各项录课工具及软件,如针对“ppt”“pptx”播放中“Windows”、“Mac”、“Android”、“iOS”各系统的操作规范,从“QQ”、微信钉钉”、超星的录课特点及使用,慕课”“网易公开课”“超星泛雅平台等各类课程的运用及拓展,团队成员及时在微信群展开协作与讨论。如周璐老师利用对各类软件熟悉的优势,在微信群里主动分享录课方法,鲁庆中老师也向大家传授钉钉直播的经验,帮助大家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另一方面,骨干教师更是率先垂范,如荆云波老师为了《文学批评》的课堂效果,建立钉钉微信两个课程群,随时应对各种情况。在录课中的任何问题,都及时在微信群里沟通,如许菊芳老师的《应用写作》课程,通过在微信群讨论,成功解决了office2016版用插件mix进行录课的技巧。大家群力群策、逐个击破,形成了团队上下精诚团结、紧密协作的良好氛围。

鲁庆中  

三、多措并举,保证课堂效果

经过紧张和精心的前期准备工作,不断地进行模拟演练和反复测试,教研室任课教师如约在线上和全体学生展开了一场隔空对话。虽然是线上教学,但老师们上课尽头不减,为了保证课堂效果各显神通。如荆云波、许菊芳、张金蕾、周璐老师为了课堂效果,提前一晚在钉钉教研室群和同事们试直播,保证了正式课堂的顺利开展。鲁庆中老师针对《书法》和《西方美学史》课程特点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授课方式和内容。隋秀玲老师在学习通上完成速课、签到、布置作业等课程任务。张艳蕊老师为了《文学概论》课程,自费在网站购买录课软件,并针对留学生不熟悉钉钉软件的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方式。王颖老师提前打印学生名单,通过微信、学习通、邮箱等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许菊芳老师的《应用写作》课程,让学生在微信群提交作业图片,利用错峰打卡,节省课堂时间。张金蕾老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将慕课优质资源与超星平台学习将内容相结合,汇集多元教学资源。周璐老师提前录制了三周的《应用写作》课程视频,将视频、资料、章节测验、作业等都录入到了学习通,并通过直播查看学生作业情况。

 

 

经济学院航空金融课程组--教学攻关 团队协作 助力战“疫”打造特色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作为高校教学一线的教师,金融学专业航空金融教学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向全国攻克病毒战线的科研人员看齐,团结协作,齐头并进,提速航空金融课程开发进度,迅速高质量搭建教学平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航空金融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也是充分体现金融学专业航空特色的重要课程。当前,国内兄弟院校尚未开发出现成的教材和在线平台,参考的资料也非常少。这给课程团队造成了不小的挑战。但大家不畏困难,积极查阅资料,积极攻关,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经常就相关疑点和难点通过线上进行讨论,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些基本概念的区别甚至辩论到半夜。虽然在上学期,课程团队已经经过数次讨论,确定了教材编写的大纲和主要内容,但在22日学校公布线上教学建设实施方案后,教学团队立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建设方案,决定教材开发、配套PPT和线上资源搜集实行并行作业的方式,倒排时间节点,大家毫无怨言,积极配合,在223日最后时间节点前基本完成了课程开发任务,保证了前2周线上教学的正常进行。

“人心齐,泰山移”。课程建设是一个集体协作和攻关的过程,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金融学专业形成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以后的课程建设中定能提升专业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水平。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陈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