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工作体育条例》和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总结我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及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一、我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校的体育教学采用1+3的课程结构,即第一学期普修课,主要以身体素质、简化太极拳、大众健身操等为教学内容。第二、三、四学期专项课,主要以专项技术、技能等为教学内容,学生凭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专项学习。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种课程结构较符合我校实际,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教学双方的互动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基本局限于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的被动状态;二、选课程序、时间和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只能被动选择学习内容和上课时间,缺乏自由度;三、教学管理手段、方法落后,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四、课内与课外脱节,课外活动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五、教学条件满足不了教学双方的需要,场地设施建设步履缓慢。以上状况已直接影响到我校体育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定位为: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努力构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终身体育行为的观念。
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保证以上根本目标的最终实现,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往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通过新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和谐发展,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方式、方法,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人人参与运动,健康伴随一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改革
(一)课程设置
1.我校体育课程结构的确立以“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由特色教学项目、兴趣选择项目、运动训练项目组合而成。
特色教学项目属普修项目,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期内必须掌握;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专项课,即兴趣选择项目,分初级班和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逐步成立各专项体育教学俱乐部,按俱乐部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运动训练项目则是针对高水平运动员及部分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开设的专项训练课,配备专任教师进行指导训练,以确保我校运动竞技水平在河南省高校中的领先地位。
2.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126学时、4学分的体育课,每学期16周,每周2学时,计1学分;高年级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中的体育类课程。
3.采取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或专题讲座,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扩大和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运动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容
1.特色教学项目
特色教学项目是必修项目。
男生特色教学项目:24式简化太极拳、体质测试、体育理论
女生特色教学项目: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三级成套动作)、体质测试、体育理论
健身跑:要求所有在校生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距离(男生1600米,女生1200米)的健身长跑
2.兴趣选择项目
学生每学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专项课,目前我校主要开设有以下专项: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毽球、武术、散打、柔道、艺术体操(女)、健美操、形体训练(女)、体育舞蹈、健身街舞。
3.运动训练项目
根据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布点项目和参赛计划,由主教练制定教学与训练计划,实行半天上课半天训练的课程模式,挑选有体育特长的普通学生进行长年训练,确保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我校争光。
四、体育教学的管理改革
(一)选课程序及管理办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完全开放式”教学。学生在选择专项课时,从目前的“三指定”逐步向“三自主”过渡,即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1)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任意选择时间段上课或参与活动。
(2)自主选择上课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及兴趣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专项上课。
(3)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变目前教师上课质量优、劣都一样的不合理状况,实行教师挂牌上课,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2.学生选课程序及办法。利用我校局域网将每学期的课程、专项内容、时间及任课教师简介在网上公布,供学生参考选择。
3.授课时间。为充分利用体育场地、器材和师资条件,缓解学生多、活动场地紧、器材少的矛盾,合理安排上课时间,以时间换空间,将目前的上、下午授课改为全天开放式授课,分四个时间段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时段
|
节次
|
上课时间
|
上午
|
1-2
|
8:00——9:40
|
3-4
|
10:00——11:40
|
中午
|
5-6
|
12:40——14:00
|
下午
|
7-8
|
14:30——16:00
|
9-10
|
16:40——18:10
|
晚
|
11-12
|
19:10——20:40(冬季)
20:00——21:30(夏季)
|
4.学生选课后需按学校教学管理规定准时上课,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开学后两周内,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调、退、停课程。中途不再办理转班、转项、退班手续。
(二)结课考核
根据各专项教学特点,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由任课教师安排学期中的阶段性考核和学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全面客观地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课成绩。
考核内容和方式如下:
理论部分(占20%):笔试。试题由专项试题库随机抽取产生(无理论考试的学期所占比例纳入专项技术部分)。
专项技术部分(占30%):由各专项教师进行技评和达标的定性、定量考核。
体质测试(占50%):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各专项课教师每学期测试一次,或由郑州航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负责测试。
学习态度(±5分):包括课堂表现和参加竞赛等,由专项教师酌情评定。
(三)信息化管理
数字校园是未来学校管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的启动和实施,我校体育课程管理也将逐渐走向现代化。如学生可利用互联网选择专项课、上课时段、任课教师;课程采取智能化管理;学生持卡(IC卡)上课、考勤、专项技评;学生体质测试的各项成绩实行刷卡注入制,改变目前人工抄写的方式;学期末换算、汇总、登录成绩等都将通过校园网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现代化不仅能减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便利。
五、体育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渐进过程,为了更好的落实我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方案,我们将努力实现以下保障措施:
1.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利用电子终端机,加强对学生考勤、运动参与、体质测试、成绩统计等信息处理的全过程控制,实现校园体育教学管理的“一卡通”。
2.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步伐,合理布局健身活动场区,逐步增加新型项目的设施,完善体育场区的“亮化工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师进修、培训、学习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历层次,积极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力量,促进体育教学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积极尝试分配体制改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多上课,上好课。不断完善教师全员聘任制,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危机感。积极聘请一些业务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专项教师到我校任教。
六、本方案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开始施行。
院教字[200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