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前沿视野,6月28日至29日,土木与环境学院工程管理系组织学生前往国家级创新平台——坝道工程医院,开展集中专业实习活动。实习内容涵盖现场实践、院士讲堂和前沿技术讲座,使学子们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尖端工程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

实习首日(6月28日),同学们抵达坝道工程医院后,坝道工程医院副总工程师胡良明对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道,工程医院是“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通过“筑巢引凤”,吸引了一大批院士及团队的科研力量,汇聚了如盾构机等大国重器,开展基础设施安全运维原创性、系统性研究,并联动众多高校组织教师、学生前来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及高素质创新技术技能人才。

接下来的“院士讲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坝道工程医院院长王复明教授通过线上方式,以《固坝修道,是我无悔的选择》为题,系统介绍了自己治水梦想的起源、固坝修道的成果和工程医院的使命,勉励同学们要坚定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建设使命,扎根专业、敢于立志、勇于追梦、奉献社会。

随后,在坝道工程医院负责人的带领下,同学们实地参观了坝道工程医院展厅,全面了解了工程医院的建设理念、核心技术和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案例。紧接着,大家深入综合足尺试验场进行现场实践教学。这个模拟真实工程环境的大型试验平台,使同学们能够直观体验工程结构检测、监测与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从而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实习次日(6月29日),活动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与实践应用。郑州大学副研究员毋光明博士带来了题为《桥梁健康监测之支座与钢束损伤低成本监诊技术》的专家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桥梁关键构件损伤识别与监测的创新方法。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智能工程装备中心主任胡怀仁则分享了《竖井工程降本增效新利器——城市大直径竖井掘进成套装备技术》,展示了现代装备技术如何赋能地下空间高效、安全开发,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智慧建造的浓厚兴趣。

下午的实践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同学们参与了透明土实验室的演示讲解,通过可视化实验观察地下工程内部渗流与变形机理;深入地下管网足尺试验场,亲身体验了管网检测、修复技术的操作流程;并近距离观摩了先进的竖向掘进设备操作演示,对地下工程的机械化、智能化施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赴坝道工程医院的实习,是土木与环境学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院士引领、专家授课与沉浸式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了其投身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热情,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新时代工程管理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实习收获远超预期,不仅学到了前沿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工程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土木与环境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