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批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办高[2021]251号)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开展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类别和数量
(一)项目类别
1.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含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文科实习实践基地。
2.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含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科学素养教育基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基地。
3.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含创新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
(二)申报限额
学校将组织专家拟对申报基地的现有基础和规划建设分赛道进行评审,并择优向省教育厅推荐(我校推荐指标为6项)。各学院申报限额体现了对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单位的支持力度。
表1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限额表
序号 |
单位名称 |
申报限额 |
1 |
商学院 |
2 |
2 |
管理工程学院 |
2 |
3 |
经济学院 |
1 |
4 |
信息管理学院 |
2 |
5 |
航空工程学院 |
2 |
6 |
民航学院 |
1 |
7 |
智能工程学院 |
1 |
8 |
材料学院 |
1 |
9 |
土木建筑学院 |
1 |
10 |
艺术设计学院 |
1 |
11 |
文法学院 |
1 |
12 |
外国语学院 |
1 |
13 |
数学学院 |
1 |
|
合计 |
17 |
二、建设要求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实践教育的各环节,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应依托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以下简称共建单位)共同建设,双方应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共建单位应在行业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具有承担大学生实践教育任务的丰富经验和软硬件设施。基地组织管理体系健全,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层次完整。
(三)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由参与共建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类别学生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学培养,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构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基地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增强诚实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择业观,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五)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由高校教师和共建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教师队伍应具有专业领域实践经历,结构合理,核心骨干相对稳定。双方指导教师开展师资互聘交流,有较多高水平学科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实践教学。
(六)建立开放共享机制
各基地除承担共建高校的学生校外实践教育任务外,还应向省内其他高校开放,主动发布基地相关信息,根据接纳能力接收其他高校的学生进入基地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七)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基地应加强对高校学生人身安全、技术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要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措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三、建设方式
(一)对接专业需求
新工科实习实践基地依托行业、大型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共同建设;新农科实习实践基地依托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共同建设;新医科实习实践基地应依托高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临床教学基地等共同建设;新文科实习实践应依托企事业单位、政府实务部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等共同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应依托文化教育场馆等共同建设;科学素养教育基地应依托科研机构、行业基地等建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基地应依托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等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应依托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双创基地等共同建设;教师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应依托优秀中小学、幼儿园等共同建设。
(二)坚持共建共享
实践基地的建设,可采取一所高校与一个企事业单位共建,多所高校与同一大型企事业单位或企业联盟共建等方式,优先支持多所高校与同一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由牵头高校负责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完成实践基地的申报、建设、检查、验收及经费管理等相关事宜。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由省财政、高校和基地共同支持。鼓励共建基地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经费支持,通过定向捐赠、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等渠道,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基地建设项目经费,依照有关规定使用和管理。
(三)认定和建设相结合
申报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采取直接认定和立项建设两种方式。已达到建设条件、实践教学效果优良的校外实践基地,由专家组直接予以认定;需要立项建设的校外实践基地由专家组遴选后采取“先立项建设,后评价认定”的方式进行。立项建设的实践基地建设周期为2年,建设期满后省厅将组织专家对基地的建设结果进行评价予以认定。各单位在申报时根据建设基础自主选择申报方式并注明。
四、材料申报及要求
(一)申报材料
1.基地建设方案(含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师资队伍、实践条件、实践形式、实践内容、接纳学生数量等)和相关支撑材料(含企事业单位简介、资质证明、共建协议等)一式2份。
2.《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及支撑材料一式2份,申报书须使用A3纸双面打印。
3.《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汇总表》(见附件2)一式1份。
4.基地建设方案和相关支撑材料封面统一采用《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材料基地建设方案和相关支撑材料》(见附件3)。
5.每个申报实践基地材料单独装袋,并将申报书首页复印后粘贴在档案袋上。
(二)材料报送
请各单位于2021年10月15日前,将相关材料纸质版报送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综合楼332室),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jjx@zua.edu.cn。
教务处
2021年9月24日